高考志愿填报要做哪些准备-山东综合评价招生信息网
Website Home

填报高考志愿前需要做的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政策信息的准备。

包括:①认真阅读、领会当地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
②仔细阅读当地的招生专刊上刊登的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了解院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
③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
④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
⑤了解《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院校和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院校退档!

(2)报考技巧的准备,包括掌握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专业线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确定各批次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并填报好志愿草表!

考生填报提前批志愿时,只要登录所在地区考试院网站,点击“普通高考网上志愿填报”即可进入填报系统,填入报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密码、认证码后登录进入志愿界面,就可开始填报志愿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做哪些准备,以供大家参考?

填报志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了解政策信息,掌握报考技巧,了解各批次填报时间,提前选好院校和专业。
网上填报志愿需要登录考生所属省市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修改初始密码;
阅读考生须知;

分批次填报志愿。
阅读填报后的注意事项并核对志愿表?
退出填报志愿系统!
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了解兴趣爱好和职业能力倾向,大致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和专业。

考生还要认真学习今年最新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
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原则,了解该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等;
了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专业不当而被退档;
考生如何避免被退档高校退档的主要理由:总分偏低!
单科成绩低。
身体条件受限?
专业不服从调剂等!
为避免退档,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二是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什么是“院校专业组”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

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选考要求须相同。
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举例说明:假定某院校共设置6个专业组:专业组1(物理专业组):材料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工程类等。

专业组2(物理化学专业组):化学类、地理科学类、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

专业组3(物理生物专业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
专业组4(物理政治专业组):政治学类等?
专业组5(历史专业组):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等?
专业组6(历史政治专业组):政治学类等!
因此考生的选考科目和可选专业组的关系为:当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时,可以选择专业组1、专业组2、专业组3中的专业;

当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生物、地理时。
可以选择专业组1、专业组3中的专业;
当考生选考科目为历史、地理、政治?

可以选择专业组5、专业组6中的专业。

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注意事项采用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的省市,高考学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每个专业组的报考要求,即选考科目要求是什么,必须严格对口才能填报。
2、本专业组内有哪些专业是自己喜欢的、哪些专业是自己不喜欢的,在服从调剂的情况下,自己能否接受那些不喜欢的专业;

3、每个专业组只公布了最低投档分数线,在志愿填报时,自己所选专业在这个组内的大概位置要清楚,个人的分数要预留空间,否则遭调剂的可能性非常大。

高考填报志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志愿填报失误四大原因俗话说:高考考孩子,志愿考家长。
每年都会有为数不少的家庭,因为志愿填报失误而遗憾甚至悔恨不已!
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四点:一是孩子的生涯规划不清晰,家庭内部意见不一,对未来的发展没有相对明确的方向。

二是对专业或院校了解不充分,出现选择性误判。
三是对志愿填报规则和技巧缺乏研究,院校或专业的填报结构性失衡,致使孩子高分低就、掉档甚至落榜;
四是不熟悉高考录取流程、不重视院校招生章程,信息遗漏、填报失当;

鉴于高考后时间紧张,为避免无谓的失误,王老师建议各位高三家长从现在开始,就应了解志愿填报各方面的知识,着手准备孩子的高考志愿。
志愿填报前解决五个问题如何在高考后至志愿填报截止之间这短短20天时间内合理准备好志愿,王老师向各位家长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首先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要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职业心理测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等),以此为依据,结合家庭资源等情况,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以及职业发展道路?
其次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要根据孩子的专业方向,了解相对应的大学本科专业!
第三是要解决“哪里学”的问题。
要结合孩子大致分数(位次)区间,综合地域、院校归属与层次、往年录取分数(位次)等因素,框定目标院校的范围!

四是解决“谁去学”的问题。
要在充分尊重孩子选择的基础上,力求达到家庭意愿的统一,父母不能代办、包办!

最后要解决“能去学”的问题。
要全面了解掌握志愿填报政策、批次设置和院校录取规则,填出一份适合孩子的个性化志愿方案,并能被目标院校顺利录取到所选专业!

以上便是分析内容,仅供参考。
(1)了解和评测考生的个性特点;

(2)了解国内外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
(4)了解各院校的特色和实力!

(3)了解大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工作需求的关系。

(5)了解与高考志愿相关的录取规则政策。
(6)了解各院校和专业在本省的录取详情?

预估考生排名,提前锁定目标大学、专业考生不仅要看一模分数高低,更要关注排名。

每次考题的难易程度不一样,难的时候,大家的分数都低。
容易的时候,水涨船高分数普涨。
高考[微博]更是如此,由于试题难易程度不同,批次划线出现几十分的波动实属司空见惯!
然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起决定作用的自始至终是排名。
模拟考试是高考的预演,目的在于让学生尽早适应高考的氛围,查漏补缺,弥补知识漏洞,从而在高考中发挥出最高水平!
因此,考得好的同学要寻找美中不足,考得不太理想的学生要深刻反思,从跌掉的地方爬起来;
同时根据一模成绩及所在地区划线,预估考生排名,提前锁定目标大学、专业,为6月份的志愿填报做好功课!

每个地区一般在一模成绩出来后,根据该地区往年的高考上线情况,分文、理科划出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参考线,据此考生可以推断未来在本地区的排名,模拟志愿填报。
不要等出分再考虑志愿,现在就能做,出分后好多事情来不及了!
仅靠出分后3-4天内报好志愿几乎不可能预估分数和排名,提前了解目标大学、专业对填报高考志愿意义重大?
填报高考志愿简单说就是挑几所大学,选几个专业,但实际上目前的选择会影响考生今后就业、考研[微博]甚至出国,是考生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既然是规划,就很难短时间内做好,需要花大量时间了解大学背景,学科优势、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等诸多因素,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考生家长[微博],无论是老师、教授、还是官员、商人,仅仅靠出分后3-4天内报好志愿几乎不可能。

全国多个省区已开始实施大平行志愿,在这种情况下,命中专业将会变得更加困难,不服从调剂,有被退档的风险。
服从调剂,则很可能学不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志愿填报涉及到考生的兴趣、特长、学习成绩、家庭条件等方方面面,绝对不是随便填报几所院校和专业这么简单?
有些学生高考考了高分,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贸然填报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结果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没几天就想转专业,甚至退学复读。
这样的情况每年都有发生,广大考生和家长,现在起就要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查询与相关院校和专业的资料,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涉及到学生分数、分差、排名、学校录取批次、分数线、专业录取分数线等等数据。
为了使决策更加科学,需要的基础数据和衍生数据会很多;
比如说某考生希望报考中央财经大学[微博]的金融工程专业,那么他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省排名,往年的录取名次、分差,金融工程专业的录取名次、分差,并考虑该校今年的招生计划,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提前搜集数据,进行志愿填报练习数据的搜集是一方面,预估分数、进行志愿填报练习同样不可忽视。
首先,对数据和政策的敏感度不是朝夕功夫,需要长久的揣摩和练习?
“新浪五星金牌高考志愿咨询师大赛”刚刚闭幕,志愿咨询师作为一个新的职业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志愿方案的制定不是轻而易举的,它的专业性越来越强。
如果家长自己操作,那就必须尽早着手,在长期的练习中积累经验,培养自己对数据的敏感性?
如果家长没有时间和经历去研究,也看不懂专业的数据,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也可以考虑请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进行指导?
毕竟,这关系到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新浪教育[微博]也推出了专家一对一报志愿服务,现在开始在网上可以免费预约。
家长和考生要做的其实不仅仅是填报志愿,更是对孩子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